2015年7月9日 星期四

BB 便便

四個半月的小晨恩屬人奶寶寶,便便通常 2-3 天一次,便便的時間也有規律(通常在吃奶中/吃完奶發生)。但突然一天,卻在早上睡醒時突然便便。

便便模式突然改變:

  1. 時間改變 - 突如其來想便就便,有時在晚上睡覺也會痾
  2. 頻密程度 - 一天有 3-4 次
  3. 便便質地 - 水汪汪,但幸而,沒有泡
  4. 便便頻色 - 有幾次是墨綠,像黑色的;但兩次黑屎中間,也有一次是黃色的
雖然便便有變,但仍然食得、瞓得、玩得。只怕她痾得多會脫水,只好每次痾完(尤其夜晚)就餵奶。

由於她肚痾的日子,正值是她咬損我乳頭的日子。。。我怕我因此有菌而令她腸道有菌感染,而且便便呈黑色狀,我怕她因腸道流血而起(但沒理由中間有一次會是黃色的)所以還是去看醫生。。。
黃色水便便
墨綠色便便


醫生一看片片就說很正常,沒有事。四個半月的幼兒都可能會有以下症狀:
「四個月左右,幼兒便喜歡把玩東西,也將所有的東西放進口內嘗試,所以會吃下許多的細菌,因而造成肚瀉。寶寶的腸道正製造不同種類的益菌去抗打外來的細菌,此舉對幼兒有長遠好處。反而太乾淨會令到幼兒腸道沒機會製造益菌。」
「寶寶的便便並不是黑色,乃是墨綠色。若果是黑色的話,會像瀝青一樣,又會反光的。要是黑色便是腸道出血,大件事;現在墨綠色,只是腸道有菌。」
「這個狀況由得她痾便可以,不過也開一點益生菌給她,可以幫助她快點好。」 

知道沒大礙的,就已放下心頭大石。因此,我們便做了以下舉動:

  1. 便便後就餵奶,以防她缺水
  2. 沒有吃醫生開的益生菌,不希望她靠外來物品去醫好
  3. 一有便便就換片
  4. 確保寶寶有喝足夠後奶,以防水便便發生
  5. pat pat 抹乾淨後塗上凡氏林,過多抹 pat pat 會有尿疹/皮膚發紅 

後來跟我的「理科家人」談及此事,他們有以下言論:
牙醫爸爸:「是否出牙仔?出牙仔會有少許發炎,導致肚痾。」
化驗所媽媽:「 所以唔駛咁乾淨,咁樣啱架啦!」
營養師妹妹:「墨綠色屎?即係食物中毒啦~」

小晨恩已經痾了一個半星期,由一天 4 次便便轉到 2 次。希望她更快會好返!

2015年6月27日 星期六

開 blog

打從中學時代已會寫 online blog,分享的都是自己的生活與心事。直至全職工作後,「每日一篇」的日記漸漸消失了;拍拖時候也曾開個 blog 記錄 sweet sweet 事件,但又因後來太忙沒有再寫。今次再開 Blog,是因為有太多東西要跟大家分享了,面書又不能盡記。這裡或許是一個好地方。

從懷孕開始說起,分享下各種有用的訊息,小晨恩可愛的經歷,希望幫自己記住:我們這個大N家。

2015年3月20日 星期五

包被

很感恩,小晨恩許多物品都是朋友的二手貨/送贈的小禮物。對於初生寶寶來說,包被是不能缺的一物品。

包被是用來裹著寶寶的,保暖之餘還能增加其安全感。因寶寶在媽媽肚子裡困著的感覺很安全,出世之後沒有了那種感覺,會不習慣。除此以外被裹著也會較少「扎醒」,睡得長一點。

小晨恩是二月寶寶,所以收集了一堆冬天包被,也有少量的夏天包被。冬天的包被通常有夾綿在中間,或是較厚的毛巾被;夏天的就像兩塊薄紗的縫在一起。對於新手媽媽來說,很難將寶寶包得緊緊的。。。有魔術貼的,size 又唔啱寶寶;只是一塊布的,又難把寶寶捲成毛毛蟲。
包唔實,一撐就散。。。
捲唔實。。。惟有在外再加上肚圍
穿上睡袋可以有保暖作用,但卻沒有裹著的感覺。會常扎醒。

直至有朋友送了 Bamboo Bubble Wrap 之後發覺這張包被簡直無可取替!
一 set 有三塊,輪住用啱哂

佢其實係一塊很大塊的布(120cm X 120cm),質地好軟好薄,且很有彈性。我通常將佢對接成長方形,然後再接出一個三角去包著寶寶。因為好薄好有彈性,簡直可以將寶寶包到動彈不得,午睡三小時可以連續不醒!
呢張包得算鬆。我姐姐將佢包到仲實!
當然,冬天的時候,要再加被保暖,但即使用冬季棉包被,我也會加多一張被,以防包被鬆開。

Bamboo Bubble Wrap 仲有一個好處,就係可以用很長時間。通常包被最多用兩個月左右,後來就不會再包著寶寶的手,最後可能成為被仔。而這張 bubble wrap則有以下用途:
  1. 兩個月後還可作包被,手仔拎出來,緊緊包裹身體
  2. 不需要包裹後便能作被仔。夏天接幾下放在肚仔上,有一定重量,能有安心之感。
  3. 在外邊睡覺可以床鋪用,免得寶寶嘴臉直接接觸其他床單(返教會瞓BB床)

正店在西區,不想去太遠的話,我發現了 Baby "R"us (將軍澳及尖沙咀)有售。

2015年2月9日 星期一

產檢安排及預訂床位

知道自己成功懷孕之後,又決定係政府生,就需做以下事項,以安排生產時的床位。

私家醫生:取懷孕證明書

由於約第七至八周才能以超聲波照到BB,太早去照什麼也看不到,反而會嚇親自己。但又需要有取得懷孕證明書以約健康院和跟公司申報自己已懷孕,故需要到私家醫生取懷孕證明書。

他們會給你一支驗孕棒,即場為你驗孕,然後程序跟平時看醫生一樣。有些醫生會送一些媽媽奶的 sample 給你試用。但個人來說並不喜歡,可詳閱「媽媽奶粉」參考。

當拿到懷孕證明書,便需要跟公司申報,不要擔心未夠三個月不能公佈等等,因為公司有機會要跟政府申報(尤其我們這些老師,經常接解病菌,屬高危一族),若有什麼傳染病等,政府和公司需保障你的安全。

母嬰健康院:預約第一次產檢

你需要考慮你在政府生,或是私家生。若是在政府生,便要決定自己於那家醫院生產,那間醫院與那間母嬰健康院有聯系,詳情可以上衞生署網頁,他們會安排你於12周左右進行第一次產檢。

母嬰健康院:產檢

於母嬰健康院檢查是完全免費的,32周前約6星期一次、36周有一次、然後1星期一次。每次都要量體重、量血壓、驗尿、聽胎心、度肚圍看 BB size 正常與否,然後跟姑娘傾一陣。較特別的是在11-14周左右會幫你照一次 OSCAR(唐氏綜合症篩查)。每次檢查都預要一晝時間,最多時間就是等。等。和等。。。

第一次產檢需時最久,因為有太多文件要做,要登記、預留醫院床位,又要抽血。所以記得要食早餐/午餐後再去(還要身攜一點零食)。

有人說政府很「求其」,兩睇啦。。。免費但又同你做完基本檢查,沒事便講聲再見,有事真係 touch wood,他們都跟得很足。我就有2次給他們送了進醫院。。。

總觀來說,母嬰健康院會給你安排 8-10 次的檢查(包括 OSCAR),而檢查的時間限定在 weekday,故此返工媽媽需要請假。我公司有產檢假期(在病假以外),但只能選擇政府/私家的檢查其中一個,所以我選擇了政府,私家檢查惟有在例假進行。

私家產檢

由於政府已經不會給孕婦照超聲波(除高危孕婦,如多胞胎),故想看看BB的樣子、身長、體重等都需要去私家。我在別人介紹下去了林文英醫生作例行產檢。她是個基督徒,講明不會擇日開刀。她也會很細心,特別會注意孕婦的飲食,主張食多點營養的食物多於藥丸及媽媽奶。每次她都會 print 一張 BB 的玉照給你回家留念(但有時角度有點攪笑,如有一張「玉腿」照),最後一次檢查也會送一隻DVD給你,有齊多次檢查照超聲波的片段。最好的是,她「唔憂做」,每次問:下次應幾時來檢查?她都答「你想黎睇下佢咪黎囉!」

林醫生每次收費:$700(診金)+$800 (超聲波)

我通常在兩次政府檢查中間找林醫生照超聲波,特別於20-24周左右看BB性別,和36周左右看一下BB大概有多重。至於照結構,我因 OSCAR 照到BB頸皮「擲界」,被分別為「高危產婦」,故在醫院免費幫我照結構,嚇餐死,不過就慳返一筆!

2015年2月1日 星期日

懷孕飲食小貼士

人家都說懷孕不要吃這不要吃那,以免BB有什麼的不好:譬如吃羊會羊癇症;吃牛會皮膚敏感;吃海鮮會易濕疹... 對我來說,只是有醫學根據的,我才相信。我相信每種食物都有他的營養價值,只是不要吃得過份多,應該就沒太問題。但有幾點我也有守著的:

1. 奶類製品

在私家醫生取懷孕證明書時,醫生已提醒我要小心食用奶類製品。因為李斯等菌常於奶類製品中出現,若孕婦感染李斯特菌的話,尤其在懷孕初期,可能會造成流產,或是病重。所以若需要飲奶,必需把它煮熱(大概60度已能消滅這種菌)。故此蛋糕上的忌廉,雪糕,凍乳酪,軟芝士,盡量都不要吃。若果要吃的話,記得要買有巴斯德消毒(pasteurization)的標纖。所以,在懷孕初期,我也沒吃過凍的奶類制品。雪糕、忌廉,我也只是到過了37周才吃(當然,還要吃大牌子的)。

在此要介紹一隻乳酪:German EHRMANN Yoghurt

這隻乳酪最好之處在於不用冷藏,又做了巴斯德消毒。完全不怕有李斯特菌。另外,坊間不少聲稱「乳酪」其實是開粉出來的(ingredient上排第一的是 water,通常都是流料),這一隻是用脫脂奶造的,又不含防腐劑,的確是不錯之選!況且一點也不昂貴(點點綠賣$25;優品360賣$22;最近759有得賣$17;誰知上網Gourmet Online竟然仲平,$15)


2. 涼果

懷孕初期有噁心反應,吃涼果乃開胃之選,惟這類食品多加糖精和防腐劑,多吃對胎兒不好。故還是買大牌子好,推介么鳯。其好處是糖精較少,服務好,能夠試均各大種類,對口才買下。尤其推介正冬薑,薑對孕吐尤其有效,但有說吃太多不好,所以通常也是一次含一塊,慢慢㗳~

3. 奧米加3 (Omega 3)

到懷孕後期,孕婦需要多攝取 Omega 3,這都令胎兒認知及眼睛有好處,簡單來說就是精靈一點。我通常在三文魚中攝取,但三文魚屬深海魚類,吃太多會積聚太多鉛於身體中(一星期只能吃兩次),故能夠於其他地方攝取就最好。極力推介一種「超級食物」:奇亞籽(Chia Seed)

奇亞籽就像一粒粒的芝麻,是鼠尾草的種籽。它稱為 Superfood,因為有豐富營養,高纖,又幫助排毒。只要將一匙奇亞籽放入水/飲料中,它就會發大,在黑色籽上形成一層啫喱狀物體,咕嚕的隨著飲料就喝下肚子,沒有味道,沒有大感覺,就能將極有營養的食物吃下肚。這食物除有豐富 Omega 3外,還能夠幫助便袐,簡直是孕婦恩物。但要小心,它的形狀,無論加水前,或加水後,都極似台灣蘭香子。但有消息指蘭香子對肝臟不好,所以買的時候要小心。我的就是在點點綠買的。每天早餐喝豆漿時加一匙,攪均,待它發大後就再喝。


這都是一點點的小貼士,至於高敏食物如鵝、鴨等,自己也怕濕疹所以沒吃。低敏食物如貝殻類、花生等,自己覺得不過份的吃也可以的。希望能幫到大家。